但,这种意识有时候会成就一家企业,有时候也会利令智昏,满盘皆输。
其实,“赌”有大小之分。一种是《赌神》等电影里的那种赢钱、输钱的游戏。一种就是人生和事业上的抉择。吴晓波说,优秀的企业家基本上是一样的:“赌徒+工程师”。一方面要有点“赌性”,敢于承担风险;另一方面还要是非常了解自己并充分考虑自身的资源能力和外部环境影响后再做决策。如一些企业对利益的欲望、利润的追逐毫无节制、没有止境,疯狂进行并购扩张;还有的企业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紧紧跟着市场感觉走:房地产赚钱,就投资房地产,报业赚钱就投资报业,5G火爆,也要设法尝试。其结果是没有自己的核心产业,竞争力日渐萎缩。有的企业在经营中企求一招搞定大群消费者,指望一个产品、一个人、一个点子来救活一个企业,成为一赌成名的英雄。在这一点上,有“标王”之称的秦池教训深刻,虽然央视黄金时段的广告为其博得了一时红火,但终因对广告的过分依赖而败北。一些企业在自觉不自觉地做着危险的赌博游戏:钱少了想办法圈钱要赌;没有钱,借钱也要赌。贪图一时争斗之快,忘记自己有限的生存本钱,希望通过以小博大,实现大赌大赢。发表宏论“世界上没有办不到的事情,只有想不到的事情”的南德集团牟其中,其“空手套百狼”的大赌就是此种心态。凡此种种“赌徒”心态弥漫于企业界,其主要原因是有部分企业家错把做企业与赌博同质化。实际上,赌博与做企业绝不是一回事,赌博的输赢结果事前无法预见,而做企业则不一样,对于成败的结果事前可以控制并可以预见。企业的“赌徒”心态有时不是天生的、主动的,而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之后,得意忘形,缺乏对周围环境的机会、威胁的分析和对自身优劣势的正确看待,高估了机会和优势,低估了威胁和劣势。中国企业家失败的原因,70%-80%是在于投资失败,这又源于决策失败。而决策失败其实是“赌徒”心态在作怪。这个世界上,有机会导向的企业家,也有战略导向的企业家。一个成功的企业,必然是由战略导向的企业家领导的企业。战略导向的企业家在面对机会判断时,会在充分考虑自身的资源能力和外部环境影响后再做抉择。
现在有一个房间,门是开着的,里面黑洞洞的。你明知房间里面有只老虎还要走进去,那就是勇气;如果你不知道房间里面有什么,依然走进去,那就是冒险。当然,仅仅敢于冒险,是不足以在残酷的商业竞争中异军突起。这里的冒险,包括风险意识、胆识、判断力。其实,到底是冒险还是赌博,很难界定,因为,二者只有一步之遥。行业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等无处不在,对于一个搞企业或是搞事业的人来说,没有点“赌徒”精神,没有点风险意识还真干不了。

深蓝科创认为,真正的企业家仅有冒险精神还远远不够。

中国赌徒太多了,而有“赌徒”精神并且“会赌”的企业家太少了。
深蓝科创认为,企业家的进取精神,冒险精神,对财富无止境的攫取精神,对于商业推动和改造社会的公众精神都是有利的,但是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是需要不断地修炼和内省,初创公司需要多一点“赌性”,因为拼效率和速度;大型公司掌门人需要少一点赌性,通过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通过知识结构主动的自我更新,通过心态的调整来约束自己。
“胆识家”的胜利:宁德时代
福布斯实时富豪榜显示,宁德时代的董事局主席曾毓群以345亿美元身家超过李嘉诚,跻身香港首富。王兴曾表示,曾毓群的早期投资人第一次到他办公室的时候,发现墙上挂了4个字:赌性坚强!这个投资人心想福建人不是都喜欢说“爱拼才会赢”吗,问曾毓群,他正色道:光拼是不够的,那是体力活;赌才是脑力活。人们因为看见而相信,从现在的成就和财富来论,证明曾毓群赌对了。比如曾毓群从国企跳槽到外企,再走上创业之路,然后杀入新能源汽车电池供应商领域,都体现了曾毓群的“赌性坚强”。也许,“赌”是人生最无奈的生存策略。因为我们生存在一个变化的、不确定性的世界,谁也无法确定明天和未来是什么样。任正非曾说过一番话,“没有短期的成功,就没有战略的基础。没有战略的远见,没有清晰的目光,短期努力就会像几千年的农民种地一样,日复一日”。他在这里强调的就是脑力劳动,战略上的勤奋比战术上的勤奋更重要,不然的话,结果就是“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劳而无功。人生和事业的成功,很多时候都是要看时机的,时机未到,就不要轻举妄动。2011年,曾毓群决定进军车载动力电池行业,就是抓住了时机。对时机的判断和抉择带有很大的赌博色彩,所谓奋力一搏,人生很多事都是“尽人事听天命”的。但机遇并不等于一切,曾毓群在公司内部发过一个《猪真的会飞吗?当台风走了,猪的下场是什么?》的邮件,提醒公司上下不要为短暂的成功沾沾自喜,要时刻保持危机感。所以,人生和事业的成功,赌和拼、时机和努力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提升自己“赌性坚强”的能力呢?其实,这四个字是要分成两部分来说的。深蓝科创认为,一定要养成三思而后行的习惯,思考是让我们保持理性和成功的基石。而后两个字强调的是坚持和忍耐的能力,普通人也有“赌”对的时候,但普通人往往是见异思迁,定不下来。自知者明,笃定的基础至少是非常了解自己、知道自己要什么、不会被轻易洗脑,但又和“倔强”“固执”有所区别,前者是“道”层面的气定神闲,后者是“术”层面的机械顽固。其次,能做到笃定,也应该是有强大的学识积累、洞察力和智慧的,没有这些作为做人做事的基础,谈笃定就落入了形式主义的自欺。
首先笃定的目标是尝试出来的,那些行动力不够强的人,他们注定就没有办法拥有坚定的方向。我们必须要先行动,确定大目标的方向,然后根据行动所取得的结果不断的细化我们的目标。其次,笃定的职业目标是具体可执行的,所以我们把量化目标变成每日可执行的低强度,高频率的习惯。成功等于机会到来之前,你到底迭代了多少次迭代越多,就会无限接近于成功。深蓝科创认为,以前多数是想创业、赚钱,想有所作为,但现在心态变了,想自己成功首先得想如何让别人先成功。做任何事情,如何没有足够的心力,那你一定不能坚持到最后。